搜索

专家带你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发布时间: 2017-09-06 17:26:1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经常容易忽视,导致许多疾病的出现,就比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病,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更多不利影响,下边专家带你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同的类型表现。专家带你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指的是分隔心脏内左心房与右心房的间隔发生了缺损,导致左心房的血通过缺损分流到右心房。

主要症状:房间隔缺损的症状多不一致,与缺损大小和分流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多数病例在小儿时期并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时始被发现;一般到了青年期后,大多在21~40岁之间开始出现症状。主要症状有劳动后气急心悸或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等。

2、室间隔缺损

与房间隔缺损类似,室间隔缺损(VSD)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它可单独存在,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

主要症状:VSD也是大小不一。较小的VSD若<0、5cm则分流量较小,多无临床症状甚至有可能自行闭合。而较大的VSD会不但会导致左心室负荷过重,而且由于右心室血液过多,这样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从而引起心力衰竭和心脏发育不良。另外肺动脉血液过多会导致肺部动脉损害,形成所谓的肺动脉高血压。缺损较大、分流量较多者,可有发育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状。当产生轻度至中度肺动脉高压、左至右分流量相应减少时,肺部感染等情况见减轻,但心悸、气急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仍存在,或更形明显。专家带你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产生双向或反向(右至左)分流时,出现青紫,在医学上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患儿多已失去手术机会。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一个主要生理性血流通道。正常的情况下在出生后6个月内闭合,但在某些病理情况影响下,动脉导管仍持续开放,即成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位于开放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由于主动脉压高于肺动脉压,使得血液由主动脉流向肺动脉,形成分流,会导致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及肺血流量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肺动脉高压"。

主要症状:导管直径小时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导管直径较大时儿童会有有呼吸困难,难喂养,易疲乏,反复发作肺炎或伴有心力衰竭,影响生长发育。如果出现青紫(艾森曼格综合征),为疾病晚期的表现。

4、法洛四联症(法鲁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意思是这类患儿一出生或者生后几个月会出现青紫,在口唇、手指(脚趾)甲、鼻尖最明显。专家带你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它具有以下四种特征性病理解剖,肺动脉狭窄、高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所组成的心脏畸形外科手术治疗是治愈法乐氏四联症唯一途径,药物治疗仅能控制症状及为手术创造条件,而且该病未经治疗的年长患者合并脑脓肿及脑栓塞风险较高,故法乐氏四联症患者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主要症状:有该病的患儿通常有发绀,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力降低,蹲踞,缺氧性发作等表现。

未经治疗者的预后差,平均寿命为15岁左右。专家带你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的预后取决于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的程度、侧支循环的数量及右向左的分流量。如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轻,无缺氧发作,5~6岁时才出现蹲踞的患儿多能存活至20~40岁。目前手术技术稳定,效果显著确切,手术总体成功率达百分之95以上。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在临床上,有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急性的,急性的疾病一般都是比较凶险的,治疗不及时是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的,气胸就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那么,什么是...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动了手术会复发吗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复发风险与手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术后定期复查和科学护理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1、复发原因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的复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手术类型:部分复杂手术(如心脏瓣膜修复或大血管重建)可能因术后组织愈合不良或功能异常导致复发。 - 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较重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儿,术后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 术后护理不当:术后感染、药物使用不规范或未按时复查可能增加复发概率。 2、预防复发的措施 - 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 科学用药:遵医嘱服用抗凝药、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感染或血栓形成。 - 合理饮食与运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游泳等温和活动。 3、术后护理建议 - 家庭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儿接触感染源,注意保暖。 -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情绪变化,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适应术后生活。 - 紧急处理:如发现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复发率虽低,但家长需高度重视术后护理与复查。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细致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帮助患儿健康成长。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和正常孩子一样吗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大部分孩子可以接近或达到正常孩子的健康水平,但具体恢复情况因手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术后护理而异。术后需要定期随访、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以确保心脏功能正常发育。 1、手术效果与恢复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目的是修复心脏结构异常,改善心脏功能。对于轻度病例,如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手术效果通常较好,术后心脏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对于复杂病例,如法洛四联症或大动脉转位,手术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心脏结构,但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数月至一年。 2、术后护理与随访 术后护理至关重要。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心率、食欲和活动能力。定期随访是确保术后恢复的关键,医生会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但随着恢复,可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盐、高脂肪饮食。 3、心理支持与教育 术后孩子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于学龄儿童,学校应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避免过度压力。如果孩子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大部分孩子可以过上接近正常的生活,但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定期随访,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