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口和家庭结构明显变化,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明显提高。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
本文对国内外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行总结,同时对不同时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一些特殊人群的患病率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统计,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各类精神疾病的流行情况、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疾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旨在为精神疾病的死亡因素、防范措施提供思路和依据。
1、引言
心理应激因素急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现状Copyright2012MJPub.ISSN:0460-2396JPM剧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突出,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较10年前明显提高[1],已成为当今世界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精神疾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近15年,国内外对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多,相继出现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精神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背景和翔实的科研材料。本文就中国的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2、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2.1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当前,对世界精神疾病学术界影响较大且为许多国家所采用的分类系统是WHO1992年公布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andrelatedhealthproblems,ICD),第10版,简称ICD-10。2002年江西省[3]和2007广西壮族自治区[4]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了ICD-10。
2.2美国精神疾病的分类(DSM系统)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nalofmentaldisorders,DSM)为其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最新版本为1994年的第4版,简称DSM-Ⅳ。2001-2003WHO组织的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健康调查[5]采用了DSM-IV。2001年浙江省[6]、2005年辽宁省[7]精神疾病的调查采用了DSM-IV为诊断标准。
2.3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系统)《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hineseclassificationanddiagnosticcriteria ofmentaldisorders,CCMD)为我国通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目前版本为2001年出版的第3版,简称CCMD-3。2004年孝感市[8]农村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采用了CCMD-3为诊断标准。
3、调查工具的选择
DSM-IV轴I精神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tructureClinicalInterviewforDSM-IV,SCID)SCID是与DSMIV配套用的半定式检查,是确定各种DSMIV诊断的有效工具。大量的研究表明SCID在进行精神疾病诊断时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供熟悉DSM分类和诊断标准的临床医生或受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使用。2001年浙江省[6]、2004年河北省[9]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此量表。
4、精神疾病的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低者、婚姻状况差者(离婚、丧偶)及经济状况差者的时点患病率和总患病率均高(P<0.01)。非户籍居民患精神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户籍居民;独居者患精神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已婚者和未婚者,失业者患病率高于就业者,文化程度高者其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一些调查不一致。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55岁以后有所下降;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而酒精使用障碍与教育水平无明显关系;离婚者3类障碍的患病率均显著增高,单身者焦虑和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明显低于已婚者。
精神疾病的死亡率精神疾病死亡率是一个综合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水平的指标,它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服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人格障碍与神经症是精神疾病死亡的主要疾病。中国卫生年鉴的资料显示:精神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明显增加。20~24岁、70岁以上各年龄阶段精神疾病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因此这两个年龄阶段是我们精神卫生工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关注的重点人群,也是防病治病的关键时期。
5、小结
通过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各类精神疾病的流行情况、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疾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为探讨精神疾病的死亡率、死亡因素、防范措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依据。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下几点建议:①统一规范调查方法。②保证调查工具的跨文化适用性与结果的国际可比性。③在病因学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④在方法学方面进一步开展分析性研究。⑤拓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内容,深化精神疾病死亡率调查。⑥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体心理卫生干预研究。
现在的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在我国,它的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185~219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约72%的首次中风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在每10万人口中约有429~620例。以我国总人口数12亿计算,则中风病人约有515万~744万人,数字十分惊人。建议年轻时注意锻炼身体,饮食规律,乐观面对人生。
高情商者善于洞察并理解别人的心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领悟对方的感受,平等客观地对待别人,尊重他人意见,善解人意,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这种人既讲原则,更讲方法、技巧和艺术,善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游刃有余,自然也就容易获得成功。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疾病会给患者造成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就拿骨结核这种疾病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那么关于骨结核基本概况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下边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预防出现疾病。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常被人们誉为“不死的癌症”,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而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发病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但以31-60岁居多,男女比例约为7:1。股骨头坏死发病初期会出现腰部疼痛、臀部疼痛、膝关节疼痛、下肢畏寒、下肢无力等,开始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严重者会导致残疾或者瘫痪。目前,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具体病因还尚不明确,但临床上发现股骨头坏死致病因素大约有60多种,常见病因有:激素药物使用不当、过度饮酒、髋部受伤等。
低情商的人,通常表现出如下的特征:1)在亲近关系中,容易表现出过度依赖的特征。2)缺乏对于“意图和结果”巨大差异的意识,觉得好意就应该有好的反馈。3)朋友圈子小,单一度高。4)喜欢指责和打击他人。
患者出现明显的臀部肌肉萎缩,建议可以先采取一些保守的治疗方案,比如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红外线照射疗法,热敷疗法,药物敷贴疗法等外治疗法,来有效的加强,臀部肌肉的气血循环。同时也可以配合一些臀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来加强肌肉力量,如果经过保守治疗还没有办法奏效的话,那么就可能要进行手术治疗了。出现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扁平疣是以多数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多是由HPV-3型和5型引起,很容易发生在脸部、手背和前臂,通常是突然发病,米粒大到大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量硬。通常为普通皮革色或浅棕色,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数量多且密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概况?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孩最常见的心脏病。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目前仍然认为由多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与心血管畸形相关性较强的因素主要为:早期宫内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孕母有大剂量的放射线接触和服用药物史,孕妇的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引起子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等,以及妊娠早期酗酒、吸食毒品等不良习惯。还有就是
扁平疣是以多数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多是由HPV-3型和5型引起,很容易发生在脸部、手背和前臂,通常是突然发病,米粒大到大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量硬。通常为普通皮革色或浅棕色,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数量多且密集。
肝脏位于右季肋部右腹部,肝脏主裂(裂-Cantile线)、左叶间裂、右叶间裂)、两段间裂(右段间裂、左段间裂)背裂、肝脏五叶四段即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叶尾状叶左外叶右叶各、两段组成,干燥内部主要是静脉流通,一般都是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