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小板减少患者脾切除术后应积极护理

发布时间: 2012-12-27 10:01:0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由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常需进行脾切除术,切除后其代谢负荷必向肝脏转移,尤其是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负荷将加重,因此术后应积极护理,促进病情恢复。血小板减少患者脾切除术后应积极护理

1、术后应建立静脉通道,止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脾切除术后立即中等度持续吸氧,心电循环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15min测P、R、BP1次并观察瞳孔及意识变化。

3、保持皮肤清洁,床单整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并给予饮食指导。

4、脾切除术后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凝血块等阻塞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物为血性液体应及时抢救。

5、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可用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u或甲硝唑100ml,防止尿路感染

6、术后切口疼痛较剧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有时能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适当应用镇痛措施,如使用止痛泵等。血小板减少患者脾切除术后应积极护理

7、脾切除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半月,剧烈活动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有导致大出血的可能,并协助患者在床上轻微翻身、拍背、咳嗽、排痰。

8、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有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脾切除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人以为做了脾切除便能一劳永逸,于是都愿意选择这种治疗方式。事实上脾切除虽然疗效确实不错,但是...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吃中药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吗

    吃中药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但并非所有中药都会产生这种副作用。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药物成分、个体差异或用药不当有关。若出现血小板减少,需及时就医并调整用药方案。 1、药物成分影响 部分中药含有可能影响血小板生成的成分。例如,雷公藤、大黄、丹参等中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这些成分可能通过干扰血小板的生成或加速其破坏,从而引发问题。 2、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体质和代谢能力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存在差异。某些人可能对特定中药成分敏感,即使正常剂量也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例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因药物代谢障碍而出现副作用。 3、用药不当 长期或过量服用中药可能增加血小板减少的风险。例如,未经专业医生指导自行搭配中药,或超剂量服用,可能导致药物毒性累积,影响血小板生成。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时,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风险。 4、处理方法 若怀疑中药导致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评估血小板数量。治疗方面,轻度血小板减少可通过调整用药或补充营养改善,如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中度或重度减少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艾曲波帕)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可考虑中药替代方案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吃中药需谨慎,尤其是长期服用或联合用药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中药处方,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是关键。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