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 2012-05-02 13:47:5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诊断精液不液化可分为肾阳不足型和湿热下注型,分别利用填精益气、温肾散寒和清热利湿、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并且给予相应的治疗处方。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辨证治疗

肾阳不足型

证见:精冷不育,精液粘稠而不液化,阳痿早泄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夜间多尿小便清长眩晕、耳鸣。舌质淡红,脉沉细迟。

治法:填精益气、温肾散寒。

方药:淫羊藿、续断、菟丝子、何首乌、枸杞子、桑葚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巴戟天、熟附子。水煎2次,分2次温服,一日1剂。

中成药:(1)金匮肾气丸,口服,淡盐开水送服。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辨证治疗(2)五子正宗丸,口服,淡盐开水送服。

湿热下注型

证见:婚后不育,精液粘稠不液化,并有脓、白细胞。小便灼热,频繁淋漓,黄赤浊,甚则尿血,伴尿痛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滋阴降火。

方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茯苓、牡丹皮、柴胡、甘草。水煎服,一日1剂。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面瘫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对面瘫的研究也较多。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取穴、手法... [查看更多]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