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细数屈光不正患者的典型症状

发布时间: 2012-04-20 15:13:2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些年,我国屈光不正患者变得越来越多,这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而患者一般不重视屈光不正的症状,就可能会使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提前了解屈光不正的症状是很有必要的,这能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下面就来介绍屈光不正的症状有哪些。

屈光不正的症状有:阅读、写字或作近距离工作稍久后,可以出现字迹或目标模糊,眼部干涩,眼睑沉重,有疲劳感,以及眼部疼痛与头痛,休息片刻后,屈光不正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此种症状一般以下午和晚上为最常见。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有时尚可并发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麦粒肿反复发作,这也属于屈光不正的症状表现。度数低者可无症状,稍高的散光可有视力减退,看远、近都不清楚,似有重影,且常有视力疲劳症状。而这些屈光不正的症状都是较为常见的。

以上所描述的内容就是屈光不正的症状,希望大家能一一了解。只要及时注重屈光不正的症状,就可以让患者尽早配合治疗,到时想要控制病情就不怎么难了。所以要想患者早点治愈,就请大家多多提防屈光不正的症状表现。最后祝各位患者能早日康复。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精彩问答

  •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应该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睛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出现屈光不正的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孩子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并在检查中向医生说明家族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监测方案。 2、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或电子设备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屈光不正加重。建议孩子在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的物体20秒,以缓解眼睛疲劳。同时,确保学习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在昏暗环境中用眼。 3、生理因素 儿童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视力变化较快。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眼镜度数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对于已经佩戴眼镜的孩子,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镜片或调整矫正方案。 4、病理因素 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导致屈光不正。例如,糖尿病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影响视力。如果孩子视力突然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5、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对于儿童,眼镜是最常见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推荐合适的镜片。隐形眼镜适合年龄较大、能够正确护理镜片的孩子。屈光手术通常适用于成年后视力稳定的患者。 6、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定期检查,孩子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有助于预防近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坚果,对眼睛健康有益。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通过定期检查、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屈光不正的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