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涵敏
■核心提示:
尽管国家已叫停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但许多用人单位仍在明里暗里地检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柯军和谢子龙,不约而同的提交一份建议,希望加大对违规进行乙肝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的惩罚力度。再次引发全社会对乙肝的关注。
长久以来,大众长期积累的偏见引发各种“乙肝歧视”和“乙肝恐慌”。歧视源于无知,春季是人才招聘高峰期,3月18日全国爱肝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误区1:谈“乙肝”色变
人们常说“心肝宝贝”,可见肝脏的重要性。这个被称为人体“化工厂”的重要脏器,在我国人群中受损严重,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就有9300万人。
“全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明显开始下降了!”长沙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二病室主任李向军说,我国乙肝患者及感染者数量大,一直被冠以“乙肝大国”的帽子,这让很多群众误认为乙肝传染性强,谈“乙肝”色变,其实通过疫苗接种,乙肝易防,并不恐惧。
据介绍,我国从1992年开始对所有新生儿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至此已实现对儿童完全免费接种。全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15岁以下儿童的携带率下降更为明显,15-19岁为7.21%,5-14岁为2.42%,1-4岁儿童为0.9%。
目前,我省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99.80%,一道抵抗乙肝的屏障已逐渐建立。
误区2:担心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染
大多数人不敢与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一起吃饭,甚至在同一办公室工作也害怕被传染,很多单位对招聘乙肝病毒携带者心有芥蒂,人们认为通过空气、水、皮肤都会传染。
“对于免疫系统发育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感染乙肝的几率其实很小,日常接触更不会感染。”湘雅医院传染科副教授沙新平说,人们最大的误区就是对传染途径不了解。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虽然在唾液、尿、血液、胆及乳汁中检测出少量乙肝病毒,但不经破损皮肤、黏膜,不会传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孙克伟教授介绍,8成以上乙肝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而非后天感染。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率达87.8%,经过医学干预,乙肝妈妈也是可以生下健康宝宝的。
专家表示,将乙肝检查“请出”入学、就业体检项目,体现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尊重,正是基于其传播途径的科学依据,所以不用担心会被同学、同事传染乙肝。
误区3:一旦感染就要治疗
“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治疗。”沙新平指出,临床中接诊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需要治疗,但因为轻信不良广告,在一些不正规医院乱用药,结果是白花冤枉钱,还导致肝功能受损。
近一半感染者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可照常工作学习,不需治疗,但应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监测肝功能状况。专家提醒,社会不乏一些医疗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招揽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名目繁多的“阳转阴”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当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特别是年龄40岁以上最好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如发现有明显炎症或纤维化的,即使转氨酶不升高或仅轻度异常,也应及时抗病毒治疗。
误区4:感觉良好擅自停药
不少乙肝患者服药一段时间,自我感觉良好,再加上药物的经济压力,就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殊不知肝脏内部并非“风平浪静”,病变有可能就在静默中演变和转化,然后在长期的量变中突然爆发。
专家一致表示,病人在治疗上的误区让人担忧。“觉得症状不明显,随意减量、随意停药,带来的是反弹后的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恶果,甚至死亡。”李向军提醒,规范化治疗尤其重要,乙肝病毒虽然不能完全清出体外,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让它“束手就缚”。“和乙肝病毒和平共处,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有不少。”
沙新平特别指出,不仅老百姓的肝病知识匮乏,基层许多医务人员诊治水平也参差不齐。他表示,首诊很重要,建议每一个乙肝病人至少有一次在大医院检查的经历,便于对病情做一个全面评估,再到基层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
乙肝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在健身时需要谨慎,需根据肝功能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合运动。轻度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进行适量低强度运动,而中重度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 1、乙肝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病毒长期复制会引发肝脏炎症,导致肝细胞损伤,进而影响肝脏的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生活习惯如饮酒、熬夜、高脂饮食等也会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肝功能。 2、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运动建议 轻度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或太极。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但不会对肝脏造成过大负担。中重度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以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等,以免加重肝脏损伤。 3、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乙肝患者在运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空腹运动,以免低血糖加重肝脏负担。 - 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帮助肝脏恢复。 - 定期监测肝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运动强度。 - 如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4、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除了运动,乙肝患者还需结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蔬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也对肝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乙肝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在健身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运动。通过合理运动、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确保病情稳定。
打乙肝疫苗对甲肝没有预防作用。乙肝疫苗只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两者病毒类型不同,疫苗作用机制也不同。预防甲肝需要接种甲肝疫苗。 1、乙肝疫苗的作用机制 乙肝疫苗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从而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和甲肝病毒属于不同的病毒家族,乙肝疫苗中的抗原成分无法诱导针对甲肝病毒的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无法预防甲肝。 2、甲肝的预防方法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甲肝的关键在于接种甲肝疫苗和注意个人卫生。甲肝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接种后可有效预防甲肝病毒感染。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饮用未消毒的水,并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 3、乙肝和甲肝的区别 乙肝和甲肝虽然都是病毒性肝炎,但传播途径和病程不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病程较长,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甲肝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病程较短,通常为急性感染,很少发展为慢性肝炎。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疫苗接种建议 对于高危人群,如经常接触乙肝或甲肝患者、从事医疗工作或旅行到高发地区的人群,建议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剂,甲肝疫苗则根据类型不同可能需要接种一剂或两剂。接种疫苗后,定期检测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 打乙肝疫苗对甲肝没有预防作用,预防甲肝需要接种甲肝疫苗并注意个人卫生。了解乙肝和甲肝的区别,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甲肝、乙肝、丙肝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黄疸等。这些症状与肝脏功能受损有关,需及时就医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1、甲肝的早期症状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低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发黄。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治疗以休息、补充营养和避免饮酒为主,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2、乙肝的早期症状 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早期症状与甲肝类似,但可能更为隐匿。常见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右上腹不适和黄疸。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如母婴传播、性接触或共用注射器。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免疫调节药物和定期监测肝功能。 3、丙肝的早期症状 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早期症状较轻,可能仅有轻微疲劳或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右上腹不适和黄疸。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治疗以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达卡他韦)为主,疗程通常为8-12周。 4、如何应对早期症状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和豆制品,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 - 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 - 定期检查:对于乙肝和丙肝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甲肝、乙肝、丙肝的早期症状虽相似,但病因和治疗方法各异。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通过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检查肝功能通常包括甲肝和乙肝的检测,但具体项目需根据医生建议和患者情况确定。肝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而甲肝和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两种类型,需通过特定病毒标志物检测来诊断。 1、肝功能检查的内容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转氨酶(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的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是否受损或功能异常,但无法直接诊断甲肝或乙肝。甲肝和乙肝的诊断需要依赖病毒标志物检测,如甲肝抗体(抗-HAV IgM)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甲肝和乙肝的检测方法 甲肝检测主要通过血液检查,检测甲肝抗体(抗-HAV IgM和抗-HAV IgG)。抗-HAV IgM阳性提示急性感染,抗-HAV IgG阳性则表明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乙肝检测则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抗-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 3、肝功能异常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病毒性肝炎的表现之一。甲肝和乙肝病毒感染后,肝脏细胞受损,导致转氨酶升高。如果肝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测甲肝和乙肝病毒标志物,以明确病因。 4、如何预防和治疗甲肝、乙肝 预防甲肝和乙肝的关键是接种疫苗。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均可有效预防感染。对于已感染者,甲肝通常为自限性疾病,注意休息和营养即可恢复;乙肝则需要长期管理,包括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定期监测肝功能。 检查肝功能时,是否需要包括甲肝和乙肝检测,应根据个人病史、症状和医生建议决定。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甲肝、乙肝和丙肝是三种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区别在于病毒类型、传播途径、病程及治疗方式。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肝和丙肝则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甲肝多为急性感染,乙肝和丙肝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或肝癌。 1、甲肝 甲肝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黄疸等。甲肝通常为急性感染,大多数患者可自愈,无需特殊治疗。预防甲肝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甲肝疫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休息、补充营养和水分。 2、乙肝 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乙肝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增加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治疗乙肝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和共用注射器。 3、丙肝 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丙肝症状较轻,但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治疗丙肝的药物包括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愈率较高。预防丙肝的关键是避免接触感染源,如不共用注射器、确保医疗器械消毒。 甲肝、乙肝和丙肝在传播途径、病程和治疗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甲肝多为急性感染,乙肝和丙肝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和避免高危行为。治疗方面,甲肝以对症支持为主,乙肝和丙肝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定期体检和早期治疗是预防肝病恶化的关键。
大三阳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跃程度和传染性。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三项指标均为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较低。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毒复制状态、传染性以及是否需要治疗上。 1、病毒复制状态 大三阳患者的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病毒载量较高,肝脏可能受到持续损害。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携带病毒,但病毒复制不活跃,肝脏损伤较轻或无明显损伤。大三阳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而携带者只需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2、传染性 大三阳患者的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如母婴传播、性接触或共用注射器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较低,但仍需注意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防止病毒传播。 3、治疗方法 大三阳患者通常需要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干扰素等,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乙肝病毒携带者若肝功能正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饮食上,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和新鲜蔬菜,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饮食。 4、生活建议 大三阳患者应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免疫力。乙肝病毒携带者也需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和不良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大三阳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区别在于病毒活跃程度和传染性,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大三阳还是携带者,都应重视定期检查,遵循医生建议,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保护肝脏健康。
大三阳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一种表现形式,表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其核心原因是乙肝病毒感染,具体表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治疗需结合抗病毒药物、定期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 1、乙肝病毒感染的原因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如母婴传播、不安全的注射或输血、性接触等。感染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大三阳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高,需特别注意预防传播。 2、大三阳的诊断与监测 确诊大三阳需通过血液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B超,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肝功能异常或病毒载量升高,需及时干预。 3、治疗方法 - 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干扰素。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脏损伤风险。 - 保肝治疗:如使用水飞蓟素、甘草酸制剂等,帮助修复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饮酒、高脂肪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4、预防与注意事项 大三阳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伴侣应接种乙肝疫苗,防止传播。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大三阳患者虽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传染风险。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以维护肝脏健康。
大三阳并不等同于乙肝,但它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表现形式。大三阳指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三项指标同时阳性,通常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乙肝则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大三阳与乙肝的关系 大三阳是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一种状态,反映了病毒在体内的活跃程度。乙肝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不同的抗体和抗原反应,大三阳状态通常提示病毒复制活跃,肝脏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并非所有乙肝患者都会表现为大三阳,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小三阳或其他状态。 2、大三阳的成因 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大三阳的直接原因。病毒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感染后可能在体内长期潜伏。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如不洁注射、输血)、免疫系统状态等都可能影响感染后的表现。长期饮酒、药物滥用等外部因素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病毒复制的风险。 3、大三阳的治疗方法 治疗大三阳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免疫调节药物如干扰素可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 生活方式调整:戒酒、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饮食上应选择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等。 -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大三阳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降低病毒复制活跃度,保护肝脏功能。定期复查和遵医嘱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乙肝大三阳患者可以同房,但需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病毒传播。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三项指标均为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套、接种乙肝疫苗以及定期监测病情,可以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1、乙肝大三阳的传染性 乙肝大三阳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均可能含有乙肝病毒,性接触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病毒通过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健康人体内,导致感染。同房时需特别注意防护。 2、防护措施 - 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 接种乙肝疫苗:健康伴侣应尽快接种乙肝疫苗,确保体内产生足够的抗体,增强免疫力。 - 避免体液接触:同房时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减少感染机会。 3、病情管理与监测 乙肝大三阳患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检测,了解病情进展。若病毒复制活跃,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染性。 4、生活习惯调整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 - 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劳累。 乙肝大三阳患者在同房时需严格遵循防护措施,健康伴侣应接种疫苗并定期检查抗体水平。通过科学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传播风险,维护双方健康。
甲肝、乙肝和丙肝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它们的传播途径、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各不相同。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肝和丙肝则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甲肝通常为急性感染,乙肝和丙肝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或肝癌。 1、甲肝 甲肝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黄疸等。甲肝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在几周内康复,无需特殊治疗。预防甲肝的关键是接种疫苗和注意饮食卫生。 2、乙肝 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症状包括疲劳、腹痛、黄疸等。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3、丙肝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治疗丙肝的药物包括索非布韦、达卡他韦和利巴韦林。目前尚无丙肝疫苗,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输血安全等。 甲肝、乙肝和丙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病程和治疗方式上。甲肝多为急性感染,乙肝和丙肝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预防甲肝和乙肝可通过接种疫苗,而丙肝的预防则依赖于避免高风险行为。对于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