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析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12-03-09 14:08:4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不少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效果,对患者十分有益。那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

一般,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有:

1、远视治疗

远视眼,如果视力正常,又无自觉症状,不需处理。解析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如果有视力疲劳症状或视力已受影响,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片矫正。远视程度较高的,尤其是伴有内斜视的儿童应及早配镜。随着眼球的发育,儿童的远视程度有逐渐减退的趋势,因此每年还须检查一次,以便随时调整所戴眼镜的度数。除配戴凸镜矫正外,还可以用角膜接触镜矫正。这是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

2、近视治疗

治疗:轻度和中度近视,可配以适度凹透镜片矫正视力。高度近视戴镜后常感觉物象过小、头昏及看近物困难应酌情减低其度数,或戴角膜接触镜,但后者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一系列角膜并发症。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在角膜周边部(瞳孔区以外)作8~16条放射状切口,可使角膜中央变平坦,以降低眼的屈光度,达到矫治近视的目的。解析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一般对2~8D近视眼的矫正效果好,其矫正效果与切口深度,放射状角膜切开的条数以及保留中央透明区的大小有关。但此种手术对角膜造成一定损伤,处理不当可出现角膜穿孔、内皮失代偿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远期效果尚未完全确定,故对此手术应采取慎重态度。这也是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

3、散光治疗

一般轻度而无症状者可不处理,否则应配柱面透镜片矫正,近视性散光用凹柱镜片,远视性散光用凸柱镜片,同样属于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

解析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有所了解了。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方法,不能胡乱选择。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精彩问答

  •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应该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睛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出现屈光不正的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孩子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并在检查中向医生说明家族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监测方案。 2、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或电子设备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屈光不正加重。建议孩子在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的物体20秒,以缓解眼睛疲劳。同时,确保学习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在昏暗环境中用眼。 3、生理因素 儿童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视力变化较快。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眼镜度数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对于已经佩戴眼镜的孩子,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镜片或调整矫正方案。 4、病理因素 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导致屈光不正。例如,糖尿病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影响视力。如果孩子视力突然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5、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对于儿童,眼镜是最常见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推荐合适的镜片。隐形眼镜适合年龄较大、能够正确护理镜片的孩子。屈光手术通常适用于成年后视力稳定的患者。 6、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定期检查,孩子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有助于预防近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坚果,对眼睛健康有益。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通过定期检查、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屈光不正的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