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新闻网综合讯(http://www.chnn.net.cn)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体检中心日前发布的湖北省公务员健康体检统计报告显示,九成公务员身体存在不同程度异常。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肝脏系统疾病,约34%的公务员患有脂肪肝、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肝病。
其次是肾病,21%的公务员查出肾脏异常,患肾结石、肾囊肿等,发病率居第三位的是高血压,20%的公务员血压偏高。从第四位到第十位的疾病,分别心电图异常、前列腺疾病、胆系疾病、眼部异常、女性病、鼻咽部疾病、糖尿病
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邹世清,邹世清为本报读者详细解读这一体检统计报告。
七问公务员身体健康肝病为何成为公务员第一职业病?
专家作答:
肝健康难过“酒精关”
专家对策:
护肝必须戒酒各行各业都有其职业病,如颈椎病之于教师,胃病之于驾驶员。肝病成为公务员的第一职业病,多少有些意外。邹世清一言以蔽之:喝酒最伤肝。
邹世清分析,公务员难免有些应酬,但没有办法一边喝酒一边保肝。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解酒保肝药,但邹世清从来不吃:“那些都没用,毫无科学依据。”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施先艳也表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真正为肝脏代劳,分解酒精的解酒药,也没解酒药能预防、阻断酒精进入身体后产生的副作用。
据介绍,市面上的一些解酒护肝药,其成分多为镇静剂、维生素与氨基酸等,只能提供安慰、清醒和缓解头痛的作用,并不能减少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另有一些解酒产品里含有镇静剂,不仅起不到解酒或保肝作用,反而不利身体健康。
临床上,对于醉酒的病人主要采取速尿药物、输液、高渗糖等方法促进酒精的排泄,严重的酒精中毒的患者甚至要接受血液透析。
施先艳还说,民间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戒酒方法,如牛奶解酒、茶水解酒、喝醋解酒、抠喉咙催吐解酒等,其实都起不到真正意义的解酒作用,顶多稀释酒精,减少酒后不适,而抠喉咙解酒有可能将呕吐物误吸入肺,引发窒息。
两位专家一致强调,对肝脏最好的保护方法是不喝酒、少喝酒。
【2问】
肾结石从何而来?
专家作答:
肾结石来自“一茶一坐”
专家对策:
多喝水动起来公务员长时间伏案的工作方式,喝茶多过喝水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肾结石等肾病的主要成因。
邹世清说,预防肾结石最好是喝白开水,但是喝其他种类的“水”可能适得其反。最典型的反例是茶水,茶叶里的鞣酸、可可碱等成分会促进结石形成,就像茶杯用得久会出现茶垢一样,喝多了反倒容易诱发肾结石矿泉水也不宜多喝,结石本来就由矿物质沉积而来,再多喝矿泉水,结石可能越长越大、越长越多。肾结石的形成与日常饮食也密不可分,现在医学界公认动物蛋白质、精制糖和低纤维素食品是引发肾结石三大食物类型。
武汉市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朱涛说,预防肾结石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多喝水,有资料显示增加50%的尿量可使尿石的发病率下降86%,每天最好能均匀地喝水2000-3000毫升,特别是餐后3小时是钙排泄的高峰,更要保持足够的尿量。如果已患肾结石、肾囊肿等病,不妨多动少坐,做一做无绳跳等运动,少喝酒,少吃豆制品、海鲜等高蛋白食品。
轻度脂肪肝和熬夜通常没有关系。脂肪肝一般与遗传或者是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可能是体重增长过快或者是长期抽烟喝酒,如果身体过度肥胖或者是患有其他肝脏疾病,也有可能会诱发脂肪肝。但是长期熬夜很有可能会对睡眠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引起睡眠不足,从而引起头晕等现象,还有可能会增加患上其他慢性疾病的几率,因此要改掉熬夜的习惯。
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等方面有明显区别。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脏损伤,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则多由肥胖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在发病机制上,酒精性肝病是由乙醇代谢异常引起肝细胞损害,导致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而脂肪性肝炎是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导致的疾病。临床症状方面,酒精性肝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则表现为胀痛和体重增加。治疗上,酒精性肝病需戒酒并控制原发因素,使用保肝药物缓解症状;而脂肪性肝病则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建议患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师,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鼻炎药一般不会导致脂肪肝,常用的鼻炎药包括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皮质类固醇鼻喷雾剂,以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混合制剂。这些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如头痛、口干等,但通常不会引起脂肪肝。建议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也应避免吃油腻、辛辣食物,同时戒烟、戒酒,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血脂高合并重度脂肪肝需密切观察肝功能是否异常,可通过检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来评估。转氨酶升高提示可能存在严重脂肪肝,而高胆红素可能引起高脂血症。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避免油腻食物并保持充足休息,以维护健康。
脂肪肝合并胃炎可能引发腹泻、呕吐、黄疸和肝区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腹泻可能是脂肪肝和胃炎引起的消化道问题,需治疗脂肪肝和胃炎,如使用奥美拉唑等药物;呕吐可能是胃黏膜受损引起,需治疗脂肪肝和胃炎,可用护胃止吐药物;黄疸可能是肝功能异常引起,需治疗脂肪肝和胃炎,对黄疸进行相应治疗;肝区疼痛可能是肝细胞受损引起,需治疗脂肪肝和胃炎,可使用止痛药物。在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细胞内脂肪过多堆积的病理现象,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以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建议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热量和促进新陈代谢。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和降酶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日常生活中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肝功和腹部彩超,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进展。若症状无缓解或病情恶化,务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轻微的脂肪肝日常生活中应当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避免进食高脂油腻食物,避免饮酒。饮食可以减少脂肪肝的发生,这个年龄最好检查血糖、肾功能、心电图等,问题不大的话要定期复查,如果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还应当控制血糖、血脂平稳。
患有脂肪肝的人群在饮食上需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和酒精。建议低热量、低胆固醇、低钠盐饮食,尽量减少油腻食物和高盐摄入。同时要注意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酒,避免劳累。药物治疗方面,需遵医嘱使用保肝降酶类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定期检查腹部情况,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
脂肪肝患者不宜食用高糖、高热量及含酒精类水果。高糖水果如荔枝、桂圆、芒果富含果糖和葡萄糖,易转化为甘油三酯加重肝脏负担;高热量水果如西瓜、哈密瓜、香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摄入过多易增体重;含酒精类如杨梅酒、草莓酒损伤肝脏,影响正常功能恢复。脂肪肝患者饮食应主低脂,多食新鲜蔬菜及优质蛋白食物如西红柿、黄瓜、鸡蛋、牛奶有助快速康复。需避免饮酒吸烟,防止肝脏受损程度加深。
脂肪肝患者应该避免油腻和高糖食物,可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另外,适量饮酸奶或纯奶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对严重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或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帮助代谢多余胆固醇并具有抗炎作用。如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确诊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