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是怎样形成的
脑膜瘤属于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硬脑膜,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雌激素、基因表达有关,根据发病部位、大小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位于额部的脑膜瘤,表现为癫痫、头晕、头痛;位于顶部运动功能区的脑膜瘤,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位于小脑或脑干旁脑膜瘤,表现为听力下降、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走路不稳等。磁共振增强扫描表现为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可见肿瘤周边脑膜增厚、增强,称为脑膜尾征,通过核磁共振基本可以诊断,但最终需要病理检查确诊。
脑膜瘤影像表现
脑膜瘤影像表现如下: 1、CT特点: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少部分形状不规则,不同部位形态可有变化,同时可出现钙化及囊变,CT上钙化率约为3%,囊变率约为3%。脑膜瘤注入强化剂一般显示为均匀强化,即为整片均匀白色,强化程度和肿瘤血供有关,强化程度越强说明血供越多,一般脑膜瘤都会强化,极少不强化; 2、磁共振特点:磁共振一般分为T1和T2两种序列,T1序列是等信号或者低信号、T2序列是稍高信号,脑膜瘤含水分多,信号不会很高,在强化时一般为均匀强化,病变位于桥小脑角、大脑的凸面、前颅骨底、两侧正中线矢状窦两边时表现较典型; 3、波谱分析:通过测定脑肿瘤组织锰、硒的浓度,如积存峰,可以和血管周围细胞瘤等其他的疾病相鉴别。
脑膜瘤的诊断
脑膜瘤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表现,90%以上在术前可以确诊。CT显示为比较均匀的团块状结构,磁共振上显示为均匀强化,应注意与血管周细胞瘤相鉴别。血管周细胞瘤以往属于脑膜瘤的一种,因两者的行为学和起源不同,现在成为单独的肿瘤类型,血管周细胞瘤是起源于血管性组织,而脑膜瘤主要起源于蛛网膜细胞,脑膜瘤好发于蛛网膜颗粒较多的部位,一般位于脑中线和矢状窦附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