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脑梗死的检查方法如下: 1、头颅CT:拍摄时间短,可以尽快看到检查结果。脑梗死24小时之内不显影,但可以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尤其可以排除脑出血,根据病史以及发病情况按照脑梗尽早给予治疗。CT检查对于脑梗死存在一定劣势,如脑干和小脑梗死、颅内小缺血灶,显示不清晰; 2、核磁检查:对于超早期脑梗死、脑干、小脑病灶有很好的分辨率,可以明确病灶大小、时间、部位; 3、DIC、CTIA血管造影检查:清楚看到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狭窄程度、动静脉畸形情况; 4、TCD:也称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查,可以探测颅内外大血管是否存在狭窄、痉挛或血流改变,判断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5、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病变有指导意义; 6、基本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了解血脂、血糖、肝功、肾功情况,指导后续治疗、判断是否有其他合并疾病。
脑梗死是怎么引起的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常见类型,根本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可发生在大脑供血的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以血管分叉处最多见。动脉粥样硬化常和高血压并存,二者互为因果,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除脑血栓形成外,脑栓塞也是卒中的常见类型,最常见心源性卒中,栓子在心内膜和瓣膜中产生、脱落,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入脑。另外心脏瓣膜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子脱落,癌栓以及脂肪栓塞等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脑栓塞。除此以外,结缔组织病、脑动脉畸形,夹层动脉瘤以及血管炎也可导致脑梗死。疾病存在一定家族聚集性,但并没有研究表明其属于遗传疾病。
脑梗死可以治愈吗
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流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为不可逆过程,坏死的神经元不能再生,但神经功能可以重建,通过康复训练以及相应治疗,相邻的神经元细胞可以建立相应的代偿机制,以代偿这部分神经元的功能。具体恢复情况取决于梗死面积、部位。梗死部位较重要或面积较大,严重影响神经功能者,可出现一侧肢体完全瘫痪,遗留永久后遗症。脑梗死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两周之内为急性期,期间病情变化不稳定;两周到六个月为恢复期,神经功能趋于稳定,在训练的情况下可逐渐有所好转;超过六个月为后遗症期,康复训练效果较差。建议患者六个月以内积极康复训练,对预后有很大获益。同时进行二级预防,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注意低盐、低脂饮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