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怎么引起的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引起的。一般患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烧,盗汗,乏力,疲乏等症状,诊断金标准是痰培养,若痰培养显示阳性,则表示患者痰液中发现结核杆菌,但痰培养阳性率较低,可通过检查结核菌DNA或者基因检测进行确诊。本病好发于儿童、聚集性人群,如大学生群体。当发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伴有低热、盗汗、痰中带血等情况时,建议尽早排查。
怎样预防肺结核复发
预防肺结核复发需采用规范、全程、适量、联合早期的治疗原则。而肺结核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且不可自行停药。初治的患者足疗程是6-9个月,要求每半年复查一次胸片或者胸部CT。平时要积极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熬夜和劳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比如斯奇康、乌体林斯等。
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
临床上将咳嗽咳痰大于两周或咳嗽伴有咳血作为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因结核病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无特异性,此时需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先通过痰结核菌检查进行初步筛查,因检出率仅为20%,还需通胸部X光片和CT等其他检查来进一步确诊肺结核,如未及时确诊易延误诊治。因此,肺结核提倡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治愈肺结核有重要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