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坏足怎么回事?怎么办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一种情况,经
手机查看

2020-12-25 17:32 阅读:1.04万

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血糖控制不好足部感染中,尤其较常见于一些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足病时间比较长的。可以是单侧的下肢病变,也可以是双侧的,而且在发生坏疽后,发展进展比较快。在临床上可以见到,干性,湿性和混合性三种,这三种都会,引起严重的足部感染,破溃,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在发生糖尿病坏疽以后,要尽快的进行治疗,要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尽快的进行局部的清创,必要时要进行局部截肢。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前期,一般糖尿病前期有的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有的还会出现乏力,双目视物模糊等等,有的老年人会伴有皮肤瘙痒,需要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在6.1到7.0之间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到11.1之间,可以诊断为餐后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和餐后血糖受损称为糖耐量异常,也就是糖尿病前期。如果在糖尿病前期首先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避免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同时要多运动。主要是进行有氧运动,消耗体内的热量,这样有可能血糖会恢复正常。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糖尿病长期控制不理想容易造成各种并发症比如头晕心慌气短、皮肤瘙痒、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失眠耳鸣等症状。治疗方面关键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如果出现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可以运用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脑细胞的药物。如果是神经功能有损伤可以通过针灸按摩以及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皮肤瘙痒可以应用消炎过敏的药物治疗,平时适当的喝一些蒲公英茶水,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击败糖尿病,预防是关键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高血糖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是一个非常缓慢、进行性累积的过程。早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高血糖对于大血管的危害即已开始,随着糖尿病的发生及其病程的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李渊

1.09万次阅读 2018-06-07

哪些人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提起糖尿病人们首先会想到糖,于是出现“谈糖色变”,其实糖尿病与糖的摄入并不相关,但是肯定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为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63万次阅读 2018-06-20

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
糖尿病是一组最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升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彦红

1.67万次阅读 2018-06-06

糖尿病性肝损害的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性肝损害是很常见的,主要表现为:一是有关肝损害的临床症状轻微,不典型,最常见症状为糖尿病及肝损害共同存在的症状,消渴、乏力,有部分患者由多食易饥,并发肝损...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19万次阅读 2018-05-28

​糖尿病人饮食应注意的问题
肥胖的人特别容易并发高脂血症,肥胖的糖尿病者应维持体重在标准范围内。控制体重要适当限制热能的摄入及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减重,切不可自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范存刚

1.31万次阅读 2018-06-19

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升高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使包括皮肤在内的身体各器官发生异常。据报告,30%的糖尿病患者患皮肤病,并且,通常其皮肤病临床表现和...

辽宁省人民医院 李国胜

1.21万次阅读 2018-06-25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南瓜的降糖机理在于含有大量的果胶纤维素,与淀粉类食物混合时,会使碳水化合物吸收减慢,从而推迟胃排空的时间,并改变肠蠕动速度,使饭后血糖不致于升高过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范存刚

1.17万次阅读 2018-06-19

损伤胰腺可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威胁着很多人的健康。糖尿病根源在于胰岛细胞的功能不足,致使体内胰岛素下降,而我们知道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破坏胰腺怎么会治疗糖尿病...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47万次阅读 2018-06-21

糖尿病相关皮肤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为30%~40%,其发生除与变态反应有关外,还与细菌和真菌感染密切相关。

辽宁省人民医院 李国胜

1.02万次阅读 2018-06-25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

池州市人民医院 徐秀云

1.34万次阅读 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