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传染病”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人们经常说的“十分
手机查看

2018-06-22 14:15 阅读:1.73万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人们经常说的“十分寂寞”(或者孤独/孤单)竟然是种可以像感冒那样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疾病”。换句话说,一个人在情绪不佳、倍感失落时,能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他人。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孤独寂寞的人可能更不容易相信他人,而且总是喜欢钻牛角尖。有时候,朋友间不经意的话语和眼神儿,可能都会让孤独寂寞的人感觉受到伤害。因此,孤独寂寞的人更容易失去朋友。有意思的是,“寂寞”或者“孤独”并不会在家人中间传播。

共有5000多人参与了主持的实验,并通过问卷形式,描述自己的“寂寞程度”。结果发现,假如A的朋友处于寂寞状态,那么A陷入寂寞状态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大52%。即便是A朋友的朋友陷入了寂寞状态,那么A也会比正常人更容易寂寞。

现代社会是由很多人组成的“网络”,如果处在其中某个关键链条的人因寂寞带来的心理疾病而断绝了同其他人的来往,可能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关系中断。研究发现,“寂寞”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状态”,它刺激着人体作出种种奇怪的反应,其中包括找碴儿。

研究人员在对比多年的研究数据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感觉孤独寂寞的人往往会越发寂寞,而且朋友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是造成极端孤独和寂寞的重要原因。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及早发现这些“寂寞病毒”,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将其消灭或者阻止其扩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心理学中的“意念自杀”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小白鼠所遭遇到的“水池”,那就是所谓的逆境、困境,或者说厄运。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就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一样,无限夸大自己所遭遇的逆境,...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56万次阅读 2018-06-22

您知道心理疾病的10大诱因吗
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都市白领群体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他们中的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6万次阅读 2018-06-20

男女大脑有别,情绪差异明显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脑中一个与情绪有关的部位—杏仁核的功能和工作模式存在着“性别差异”。杏仁核是一个跨越大脑两侧的杏仁形结构,与人类对恐惧等情绪的处理...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23万次阅读 2018-06-22

割草的气味能减压
刚刚割下来的草散发的芬芳能够缓解压力。澳洲研究人员发现,修剪过的草坪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能够给人带来快感和放松感,同时还可以预防衰老导致的智力减退。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76万次阅读 2018-06-22

对心理咨询的几种错误理解
精神疾病是一个医学概念,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身体不适不意味着就是生病,心理问题不等于是精...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14万次阅读 2018-06-22

孩子的“窝里横”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当给宝宝越多的时候,宝宝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妈溺爱宝宝,宝宝要什么就给什么;另一方面,宝宝对爸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05万次阅读 2018-06-22

“寂寞”是“传染病”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人们经常说的“十分寂寞”(或者孤独/孤单)竟然是种可以像感冒那样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疾病”。换句话说,一个人在情绪不佳、倍感失落时,能通过各...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73万次阅读 2018-06-22

如何改变孩子的“窝里横”
爸妈过分溺爱宝宝,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以宝宝为中心的家庭关系,导致宝宝变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爸妈应改变教育模式,对宝宝要严爱相济,让宝宝在家庭中的地位成为受...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14万次阅读 2018-06-22

敏感是让女人不快乐的原因
女人常把敏感骄傲地定义成神秘的第六感,但当敏感成为一种病态时,杀伤力可比花粉过敏严重得多,女人的敏感,其实是比男人更容易不快乐的原因。悲剧之所以有强烈的巧合性,...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77万次阅读 2018-06-22

孤独现代人易患“宠物依赖症”
养宠物能排解人们的压力和苦恼。由于工作忙,压力大,都市的“上班族”往往有发不完的牢骚。而如果把全部的牢骚都向爱人或朋友倾诉,长期下来,难免会导致他人疲惫和烦躁。...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8万次阅读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