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促进侧支循环,重建血流,改进肢体血供,减轻或消除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感染,保存肢体,以恢复劳动力,严重者可截肢。
⑴一般治疗:严禁吸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戒烟是所有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戒烟,其次要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受潮和外伤,但患肢不宜过热,以免增加患肢的需氧量,而引起溃疡形成。勿穿硬质鞋袜,以免影响足部血循环。
⑵运动疗法:患肢作Buerger氏运动,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方法:患者平卧,抬高患肢45~60°,维持2~3分钟;然后患者坐起,两足下垂于床边,维持4~5分钟;再平卧,患肢平放于床上,休息4~5分钟。如此每日3次,每次操作5~10次。
对TAO患肢有指导和计划的体育锻炼,对侧支建立、增加血流量或改变血量的分配、改善肌肉组织代谢、调节组织的生化改变、纠正血液流变学的病理变化等,都有一定的功效,尤其是对早期患者的作用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疼痛的减轻或消失、无痛行走距离的增加和肢端溃疡的愈合等。
⑶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叫“脱疽”、“十指零落”等。脉管炎分虚寒型、湿热型、淤滞型和热毒型。虚寒型初见下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或足底垫物感有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因小腿沉困、憋胀,距离越来越短,治疗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化淤通络。
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行走时下肢酸困、憋胀、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现肿块或结节,红肿热痛;患肢有时浮肿。治疗宜先清热凉血,继而化淤、散结、利湿。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肤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脚端皮肤有淤点。
治疗宜温经通络,活血化淤。热毒型表现为患肢疼痛,白天轻夜间重,肢体局部红肿,大便干。治疗宜清热解毒,化淤通络。此类型大多指趾骨肌肉坏死,疼痛难忍,创面及易感染,此时寒热湿细菌毒素等侵犯脉络,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此时不宜单纯使用脉通、维脑路通等扩张血管药,宜中西医结合用中药清热解毒,配合抗生素促使炎症消退,再给以活血化淤的药物治疗。
⑷西医药物治疗:可通过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增加患肢血流量,抗血小板药、抗凝剂和祛聚药物来避免在血管狭窄基础上形成血栓,用激素、抗生素来控制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延缓血管病变的进展,但是它们的疗效尚未得到广泛的确认。若在狭窄基础上形成血栓,及时去除新鲜血栓是挽救肢体的最佳方案。
⑸高压氧治疗:患肢因为缺血导致组织缺氧,引起一系列的症状。高压氧治疗时增加血氧含量有可能会增加患肢的供氧量从而缓解症状。每日治疗1次,每次3-4小时, 10次为1个疗程。间隔5-7天后,再进行第2疗程,一般可治疗2-3个疗程。
⑹肢体负压疗法:将患肢置入密闭舱内,上肢给予-10.6kPa(-80mmHg),下肢予-13.3kPa(-100mmHg)之压力,每次10~15分钟,1~2次/日,10~20次为一疗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