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就是长骨刺吗
门诊中经常遇到病人,一进诊室就说:“大夫,我脚跟疼,是不是长骨刺了?”他们认为足跟痛就是骨刺“扎”的。其实,足跟痛的病人未必都长了跟骨骨刺,而有跟骨骨刺的人也并不一定表现出疼痛。足跟痛是由于跟骨及周围组织损伤造成无菌性炎症引起的。
足跟痛在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是一种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及肥胖的女性。导致足跟痛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跟下脂肪垫炎、跖筋膜炎与跟骨骨刺、跟腱止点滑囊炎等等。
中医学把足跟痛分为3类。
气滞血瘀型: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寒凝血瘀型: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肝肾亏虚型: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如果是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感,压痛明显,压痛点在跟下负重区及其内侧,X线片可见跟骨负重区下方的软组织影像密度增高;如果是跖筋膜炎与跟骨骨刺,站立或走路时,足底或跟骨前下方疼痛,压痛明显,牵扯足底跖筋膜可使疼痛加重。
有跟骨骨刺者,X线片可见增生。但骨刺的大小与跟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疼痛消失后,骨刺仍然存在;如果是跟腱止点滑囊炎,跟腱附着处疼痛、肿胀,走路过多后加重。患者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背伸、跖屈时疼痛加重,不能踮脚。部分患者的X线片可见局部钙化影。
治疗足跟痛可采取口服中药、中药外洗、小针刀疗法和针灸治疗,也可采用西医疗法,如消炎镇痛、封闭疗法或者手术治疗。
足跟痛病人须知:
1.减少跟部负重刺激:少站立、少走路,尤其不能刻意去走鹅卵石路,以便损伤的愈合和炎症的吸收。
2.穿鞋宜选宽松的软底鞋,如旅游鞋等;走路时在足跟部加上厚的软垫,或用足跟垫,以减少对足跟的刺激和损伤。
3.理疗热疗:晚上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红外线灯、家用理疗仪等加热设备上,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
4.先用温水泡脚,然后再用外用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1.72万次阅读 2019-01-09
1.93万次阅读 2018-12-25
1.63万次阅读 2018-12-26
1.99万次阅读 2018-12-25
1.08万次阅读 2018-12-25
1.45万次阅读 2019-01-09
1.48万次阅读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