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如何形成的
足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解剖生理】
跟骨近似长方形,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在人体站立时至少有50%的体重需要跟骨与距骨来负担。为了行走和吸收震荡,足部形成了内、外二个纵弓和一个横弓,内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一、二、三跖骨组成,外纵弓较低,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组成。在足的前部,三个楔骨和五个跖骨基底部背宽阳窄呈拱桥式排列,组成所谓横弓。足弓能起弹簧作用,以缓冲人在行走、跳跃及跑步时所产生的震荡。
跟骨与距骨组成纵弓的后臂,以负重为主。通过跟距关节可使足有内翻、外翻或外展、外旋的作用,以适应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跟骨结节为跟腱附着处,其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贝累氏角),为跟距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此角常因跟骨骨折而减小、消失或成负角,从而减弱腓肠肌的力量及足的弹簧作用。
足底是三点负重,足跟部负重约50%,拇趾和小趾球部联合负重约50%。由于第一跖骨一般比其他跖骨长,而且还有二个子骨垫在它的头下,因而拇趾球部的负重比小趾球部为多。
跟骨体的后面呈卵圆形隆起,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光滑;中部为跟腱起止部,跟腱止点上方的前方与后方均有小的滑囊;下部移行于跟骨结节,有拇展肌、趾短屈肌及距腱膜附着,起维持足弓的作用。跟骨结节的下方亦有滑囊存在。足跟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组织由弹力纤维和致密而发达的脂肪构成,又称脂肪垫。
跖筋膜呈三角形,后端狭窄,厚约2mm左右。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的前方,其深面与趾短屈肌密切结合,向前逐渐增宽、变薄,于跖骨头处分成五束,分别伸向1~5趾,止于足底前端皮肤和移行于各趾腱鞘。跖腱膜有保护足底肌肉、肌腿、支持足弓等作用。
【病因病机】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走路时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伤,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增生。
(三)跟骨骨骺炎:本症只发生于跟骨骨骺出现到闭合这段时间内,跟骨第二骨化中心从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所以本病多发生在少年发育生长期。
(四)跖筋膜炎:本病因长期的职业关系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五)肾虚性跟痛症: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肾气虚衰,则骨萎筋弛,现代医学认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变薄,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而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1.36万次阅读 2019-01-09
1.04万次阅读 2018-12-25
1.18万次阅读 2018-12-26
1.55万次阅读 2018-12-25
1.71万次阅读 2018-12-25
1.97万次阅读 2019-01-09
1.69万次阅读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