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怎么回事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
手机查看

2018-06-01 16:17 阅读:1.96万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它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影响了对自己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自卑会影响到人格的健康形成。过度自卑的孩子往往敏感多疑,胆怯懦弱,孤僻内向等。自卑往往源于孩子的幼年时期。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生活在自卑阴影中的孩子,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自卑所困扰,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前途。

孩子的自卑通常有以下表现:

1、做事没主见,不敢自己实践

2、回避竞赛、竞争,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3、拒绝交朋结友,不敢与人交流。

孩子一生下来,并没有自卑心理,这些自卑感是怎么形成的呢?

作为孩子成长摇篮的家庭,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看看是怎么把孩子的自卑感“炼”成的吧!

1、经常数落孩子是形成孩子自卑的温床。在赏识教育普及的今天,仍有不少父母喜欢批评孩子,或者说批评多于表扬,或说批评与年龄成正比。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来源于成人的判断。负面的语言是一种暗示,说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了“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痕。

2、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追求完美。家长由于自己本身性格要强等原因,对孩子的期望也会比较高。这样的家庭,即使父母很少批评孩子,也会从言谈举止中向孩子传递着高期望的信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在无意中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形成给自己定高标准的习惯。但是,孩子一旦达不到父母或自己的要求,则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努力不够,能力不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自卑感。

3、把孩子放入横向或纵向比较中。家长最爱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看到孩子的成绩,便说:“你看,隔壁的某某这次考了92分,你怎么才81分”?尤其是在亲友前面和大众场合下,“比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拿别人的优势对比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当这样的比较多了,孩子听麻木了,自尊也没了,自然不会求上进了。另一种是纵向比较,家长往往只看成绩,不去分析原因。家长要找原因多分析,多关注孩子的心灵,解开孩子身上的“死结”,而不是一味地比较和批评。

4、从小家长包办代替过多。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都有喜欢尝试、敢于探索、好奇求知的愿望。孩子毕竟要融于社会,适应集体。所以,家长的过度保护和事必躬亲,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心理,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怪自己笨手笨脚,因为不会,所以继续仰仗大人的帮助,变成生活的低能儿。

孩子自卑怎么办?为了减少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为了让孩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家长们需要做到:

1、多赏识赞扬,少批评指责。孩子其实是很脆弱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这颗脆弱的心承载太多的来自父母的负面语言,将会碎裂成无数的自卑因素,刺伤自己。谁也不喜欢总是受父母的数落、指责。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抓住无关大局的小缺点大做文章。当然表扬也有方法,有也度,全看家长去把握了。

2、放低标准,给孩子减压。家长不要总盯住分数不放,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因为孩子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一时的退步不等于以后不进步,也许孩子的起跑点比较低,但能说终点站他一定落后于别人吗?所以,家长要从长计,不要把目光锁定在眼前,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无缺,孩子不可能样样出色。不能抱有买彩票的心理,赢了再赢是不可能的,要淡化自己的分数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拿孩子与其他人对比,以伤孩子的自尊。

3、放手孩子,让孩子锻炼。儿童的自卑与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差很有关系。家长不要从小事事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好。尤其是隔代抚养中,孩子容易被祖辈溺爱。不要嫌孩子手脚不灵活,动作慢。因为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从不熟练到熟练,是必经的过程。该让孩子做的要放手让他做,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当中要多鼓励多赏识,帮助孩子体验一次次成功。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要从小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小圈子,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会交往中培养乐观自信、大方活泼的好品格。这样才不会使他的各方面能力落后于同年龄人,脸上才能写满自信,与自卑绝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孩子为什么爱“说谎”
可能是那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使得很多家长对幼儿嘴里冒出的‘谎言’非常担心,会将其与社会道德联系在一起。幼儿说出的那些荒诞的‘谎言’往往很容易被家长察觉...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16万次阅读 2018-06-01

孤独症(无智障自闭症)的表现及治疗
儿童心智理论和主体间沟通能力的正常发展心智理论是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并从他人的行为当中解释其心理状态的能力。心智理论能力可以确定感知情感,理解他人...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32万次阅读 2018-06-01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
母亲的影响之所以重要,心理学家经过对母婴互动行为的系列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关键。“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如此诗意地描述母婴关系...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46万次阅读 2018-06-01

温柔而坚定的爱孩子
“现在,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但为如何进行教育而犯愁,对成长中的孩子束手无策,当今美国最著名也是享誉世界的少儿教育和家庭问题专家、爱家协会会长詹姆斯﹒杜布森...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16万次阅读 2018-06-01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
杰克逊去世后,他的老妈凯萨琳和前妻黛比罗伊不约而同地“携起手来”,那就是杰克逊的老爸离杰克逊的三个孩子越远越好。爷爷不能碰孙子,这是哪门子事,但却让杰克逊的老爸...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09万次阅读 2018-06-01

如何更好理解孩子的成长
为了使孩子成才,父母往往在早期教育上加大投资,背诗歌、学外语、学识字……。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但是,在关心孩子成长需要的同时,父母切莫忘记孩子的心...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65万次阅读 2018-06-01

对孤独症的思考
诊断标准里的条文是宽泛的,不能涵盖所有发展障碍儿童的特点。拿DSM-5举例,里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我们都很清楚,但为什么同样看上去符合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15万次阅读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