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脆弱,远离过劳:关注心源性猝死
广州医生因心脏破裂猝死,死前1周曾连续上班48小时”“中日医院SICU青年医师凌晨值班时猝死同事称其加班较多””河南32岁医学博士夜班猝死“……近期医生在工作岗位上猝死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关注。实际上不仅仅是医疗工作者,由于快速的生活节奏、巨大的生活压力,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各行各业猝死事件多发。“快递小哥安贞医院猝死被医护人员救活”“44岁搬运工不幸猝死”“信宜‘最美公交司机’驾车途中猝死”……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令人痛惜。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大部分为心源性猝死。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心源性猝死的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呈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自然死亡,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引起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而未诊断心脏病者也可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常由自身的心脏疾病,过度劳累,精神神经过度兴奋、激动,饱餐,熬夜,饮酒,过量吸烟等引起。可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周前出现胸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极度乏力、胃肠道不适、心绞痛、大量出汗、肩颈、手臂疼痛。也有患者猝死发生时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
生命脆弱,预防猝死需从自身身体健康调护和生活方式改善开始,除了系统治疗心脏病,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外,吸烟、酗酒、肥胖、突然增大的体力劳动、高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熬夜等均可使猝死几率增加。因此,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将工作、家庭事务安排的更加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