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发作/障碍常被误诊为心脏病,不得不说的几点
惊恐发作是指一段时间的强烈恐惧,以一组快速发展、在10 min内达到巅峰而且一般不会持续长于20~30 min(罕见超过1 h)的症状为特征。发作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处境性的。有时,发作出现在睡眠中,而罕见仅有焦虑的生理症状却无心理症状。
惊恐障碍为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但非继发于物质滥用、内科疾病和其他的精神科障碍。发作的频率从每天多次到每年几次不等。通常是持续地担心再次发作或担心发作的后果(可导致回避恐怖性地点或情境),并且明显地行为改变和发作相关。
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的一个组成部分;惊恐障碍的惊恐发作间期需存在持续的担心。但并非所有的惊恐发作都意味着或出现惊恐障碍。
(一)流行病学和可能的病理机制联系
患者就诊时主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濒死感等疑似冠心病的躯体症状,很少说情绪体验。约1/2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首先就诊于综合医院,但90%的患者心脏检查正常,但患者自疑心脏病,按心脏病治疗无效。我国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低,所以容易误诊。据报道,误诊为心绞痛发作的焦虑症中有26%~34。2%为惊恐障碍,被误诊者中近半数有类似惊恐发作。另一方面,惊恐障碍也可恶化心绞痛。焦虑在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一定作用。惊恐障碍的发作期除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外,还有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使心绞痛加重。
国外报道,在连续就诊的心脏病门诊患者的50位被试中,62。2%患有惊恐障碍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症,一个主要问题是,惊恐发作和心脏病症状可能有重叠。
据估计,25%的心脏病患者有惊恐障碍。心脏病的结局和惊恐障碍有很强的关联性。惊恐障碍可能通过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甚至增加小管状血管阻力而引起(或加重)缺血性疼痛。包括惊恐障碍在内的焦虑障碍的人群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患病率增加;焦虑障碍在冠心病中作用重要且被严重忽视;焦虑患者中,心脏症状或许真的表明有心脏病,这类患者中心脏病的低诊断可能是个问题。焦虑障碍和心脏病之间症状可能重叠也在检验二者之间关联时成为一个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关联性强,而不仅局限于心绞痛和惊恐障碍。焦虑程度也部分反映了心脏不适的严重程度。
(二)临床联系
惊恐发作/障碍与心绞痛临床上存在联系:
1)病程特点相似,均呈发作性。
2)临床表现有相似或重叠。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有:
①躯体症状/征象:与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如震颤、心动过速、神经性呼吸急促、高血压、出汗、胃肠不适)有关,它常和过度换气综合征混合出现。
②担心死于心脏或呼吸系统问题可能是主要焦点,使得患者(常反复)前去急诊。
③惊恐障碍可能在有“无法解释的”内科症状(胸痛、背痛、包括肠激惹综合征在内的胃肠道症状、疲劳、头痛、头昏或多系统症状)的患者中未被诊断。如根据出现的频率排列,和惊恐发作有关的症状有:心悸、心跳或心率加快;出汗;颤抖或摇晃;气短或憋闷;窒息感或吞咽困难(“癔症球”);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头昏、站不稳、头晕或虚弱感;现实解体或人格解体(感到与自我或环境分离);失控或发疯感;濒死感(“极度痛苦”);麻木或麻刺感(感觉异常);寒战或潮热。可见,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心绞痛的特征性表现和非特异性表现有很多相似或重叠。
3)辅助检查惊恐障碍可有改变,如心电图可有缺血性改变,也是误诊原因之一。
4)二者可共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