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的关系如何
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发觉自己的症状与慢性胃炎十分相似,想知道二者之间关系如何。从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炎的相关研究资料看到,在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中,30%~50%伴有慢性胃炎。
但其炎症病变程度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轻重并不平行,而且不少“慢性胃炎”患者通过改善运动功能,如给予促动力药,症状可明显改善甚至消失。鉴于上述情况,目前国内外有学者主张将内镜下诊断并经组织学证实的胃炎纳入本病的范畴。然而到目前为止,慢性胃炎与本病是否属不同命名的同一疾病仍在争论之中。
内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国内学者重视轻度黏膜的改变,常占80~90%。大量健康人群普查,常存在浅表性胃炎,但临床上可无症状,因而常无需治疗。
而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国外成年人群发病率均20~40%;国内有研究报道,消化不良约占消化内科患者52,6%,其中一半以上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上常见到一部分治疗有效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病例,治疗后复查胃镜,其镜下及病检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这就提示我们有症状的轻度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属等同概念。
因此临床上医生一定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属镜下诊断,而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即达到目的,避免病人为追求慢性胃炎的治愈而无谓的服用大量市售所谓“治疗胃炎”的药物,造成药物及经济的浪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候包括痞满、胃脘痛和嘈杂。痞满主见于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本证临床需辨别虚实寒热。痞满以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利者为虚,能食而大便闭者为实;痞...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患病率高达20%~40%,占消化门诊的50%左右。一般认为多由排空延缓、消化间期和消化期动力异常、食物分布异常、十二指肠胃反流、...
胃消化不良胃疼怎么办
胃消化不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就是因为大家在生活中没有过多的注意饮食而引起的,甚至也会引发胃痛的现象,在出现胃部疼痛时首先就应该放松腹部,另外也应该正确的...
积食:炒麦芽、炒山楂减轻肠胃负担
积食消化不良便秘麦芽山楂,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凡是积食的时候,大人都会给他们吃点炒麦芽或者炒山楂这样的小食方。据说是从我这里流传出去的、,一来二去,在亲朋间广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