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方法主要是口服具有
手机查看

2020-02-25 10:53 阅读:1.55万

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方法主要是口服具有抗病毒类药物,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药物,或者是发挥营养神经作用的药物。同时,还需要通过局部外用药物达到预防的目的,比如涂抹乳膏防止病菌感染。而且还要改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作息。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会导致人体患上神经痛,从而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还会引发眼部疾病或者是病毒性脑炎,甚至最终危及人体生命健康。因此,治疗带状疱疹的同时还要采取相关措施积极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症的出现。那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一、口服药物预防
  口服具有抗病毒功效的药物,通过服用可以防止病毒在体内扩散,缩短带状疱疹的治疗时间,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同时,还要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药物,从而减轻神经损伤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增强体质,预防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症。
  二、局部外用药物预防
  这指的是给皮肤患处涂抹具有抗病毒功效的药物,避免疱疹破裂时感染皮肤其他部位。同时,还需要涂抹抗生素类的药膏,有效防止皮肤患处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用炉甘石洗剂定期清洗皮肤,从而对皮肤发挥舒缓、镇痛的效果。
  三、改善生活习惯
  这主要指的是由于疱疹易出现破裂,日常穿衣时需要注意以宽松为原则,避免衣服与身体磨擦出现疱疹破裂的后果,液体流至皮肤其他部位还可能引发感染。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能喝酒,不可以吃辣的、凉的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不利于皮肤患处的恢复,而且保证作息规律,给人体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妊娠期间患带状疱疹对胎儿有影响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一般发生在儿童。水痘痊愈后,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等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再次导致复发性感染,引起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

池州市人民医院 徐秀亮

1.72万次阅读 2018-05-24

带状疱疹纯粹是生气引起的
带状疱疹钟情于什么样的人呢?对于中年以上的人,又尤其爱着急、生气的人,可是最容易“惹疱上身”。先说说带状疱疹长在那儿吧?从词义上就不难理解,像绿豆粒大小一样的丘...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房栋

1.98万次阅读 2018-06-21

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进展
带状疱疹俗称“转腰龙”、“缠腰龙”,它其实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于幼年接触此病毒引起水痘发作,尽管水痘的临床表现很快消失,但疱疹病毒潜伏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岳剑宁

1.75万次阅读 2018-06-05

了解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这种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神经根神经元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生气、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

镇江市中医院 许光仓

1.24万次阅读 2018-05-30

带状疱疹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科疾病,以沿神经走行的束带状疼痛和皮肤疱疹为特征。此病毒与引起小儿水痘的病毒相同,与神经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当儿童时代的水痘治愈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岳剑宁

1.05万次阅读 2018-06-05

不可轻视的带状疱疹
“盘腰龙”在生活中很常见,医学名称为“带状疱疹”,临床表现为身体一侧出现沿神经走行的丛集性疱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许多患者在疱疹消失后疼痛逐渐减轻,但仍有一部分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岳剑宁

1.67万次阅读 2018-06-05

带状疱疹看什么科
得了带状疱疹可以到皮肤科就诊,运用中药的方法进行医治,一般治疗及时可以很快治愈疾病。但是带状疱疹伴有疼痛,这种情况是后遗神经痛,皮肤科的医生没有办法,需要尽早到...

山东省立医院 刘雯敏

1.81万次阅读 2018-12-2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
一些带状疱疹的患者在病情恢复之后会遗留神经痛的症状,它会引起受累神经区域的剧烈疼痛感,表现为针刺样、...

镇江市中医院 许光仓

1.35万次阅读 2020-02-25

皮肤带状疱疹的症状是什么
皮肤带状疱疹的症状是什么
带状疱疹的症状是在身体一侧出现水疱,疱壁紧致、发亮。而且患者会有全身乏力以及轻度发烧的情况。它的治疗...

镇江市中医院 许光仓

1.52万次阅读 2020-02-25

哺乳期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哺乳期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哺乳期得了带状疱疹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首先要选择药物治疗,不能影响到宝宝吃奶。另外还要注意采用外敷治...

镇江市中医院 许光仓

1.63万次阅读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