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

发布时间: 2016-03-11 15:43:1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反流性食管炎(RE)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内镜及病理诊断标准也存在混乱现象,致使论文结果无法相互比较,药物的疗效标准也不统一,难以综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尽管分级标准在国际上尚未达成统一,但就目前状态,先制定我国的试行方案,仍是十分必要的。
1国际上RE的内镜诊断标准及其分级概况:
在1994年以前,国际上部分采用1978年SavaryMiller的分类标准[1],将RE分为4级,Ⅰ级中又分为2个亚级,实际上等于5级,这一标准是在胃镜尚未发展完善的时期所制定,且显示的病情皆较晚,但其分级却是以病理变化的充血、糜烂、扩展方向、溃疡最终形成瘢痕挛缩、食管狭窄及修复形成的Barrett上皮的几个阶段为基础的。
日本食管炎研究会于1973年制定的分级分为色调变化型、糜烂溃疡型、隆起肥厚型,按此分级,大部分病例都处于糜烂溃疡型,而轻度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与内镜分型时有不同。在经历了多年的内镜发展和完善之后,1994年世界消化会议上提出了洛杉矶分类,基于可重复性强而成为具有普遍临床意义的分类,通称为洛杉矶分类(LA)[2],共分4级,A级长不超过5mm;B级至少1处>5mm且互不融合;C级至少1处有2条破损且互相融合;D级融合成全周的黏膜破损;而将有无溃疡、狭窄Barrett记在附记中;在这一分类中不采用糜烂、溃疡的病理学名词,而使用了黏膜破损(mucosalbreak)这一新的概念,认为糜烂、溃疡在肉眼下难以区分,但发红、充血与糜烂、溃疡在肉眼下应该能鉴别出来,尤其应用了Lugol液喷洒更易于鉴别,而长度5mm与>5mm者在病理和病情上有多大区别,肉眼识别能否将5mm与6mm分别的如此准确,有的发红是愈合的再生上皮,碘染变成浓褐色,而充血的发红却不着色,这种已近愈合的病变与正处于糜烂上皮有破损的病变两者是可以区别的,在洛杉矶分类中未能体现出来。


日本也提出了一系列RE分级标准,如1973年食管炎研究会指定了规约,1995年大津又提出修改意见,直至1996年又重新修订了东京方案,他们仍沿用以病理改变充血、糜烂、溃疡、狭窄的4个阶段为基础,分出5级(表1)。1级的发红应是碘染后不着色,以此与再生上皮相区别,发红及白色这一级别是为了提高早期诊断和敏感性,附记内容与LA分级相同,不将再生上皮的发红列为黏膜破损及糜烂之中,而设0级是为了观察治疗效果,问题是在长度记载5cm、5~10cm、>10cm是否能如此准确,黏膜发红、白色混浊也会受操作者的主观判断上有差别,因而会使重复性下降,而此分类中将糜烂、溃疡并列,忽视了糜烂与溃疡的病理学上程度的不同。
表1食管炎的东京分类(1996年)
0级无食管炎所见
1级发红或白色混浊。


2级糜烂溃疡在齿状线上5cm以内,无融合者
3级糜烂溃疡距齿状线5cm~10cm,可见有融合者(但未及全周)
4级糜烂溃疡距齿状线超过10cm,有融合(呈全周状)

附记:Barrett:有或无,长度;狭窄:有或无,直径2我国过去的分级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与内镜杂志曾共同在通化会议上制定了标准[3],当时考虑到国人的习惯使用轻、中、重的分级,也考虑到病理基础是充血、糜烂、溃疡、瘢痕这一过程,以及病情的纵横向发展,将狭窄、短缩、Barrett列为附记的并发症之中,然并未被国内学者所重视。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
3我国现在的分级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1999年8月在烟台专题研讨会上重新制定了RE的诊断及分级标准[3]。这一标准在充分分析了国际标准的优缺点后,本着既要简单易于掌握,操作者的重复性高,避免受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和病情的纵横发展,且能与国际上标准相接轨,又要以病理学为基础而制定,同时也考虑到疗效评定积分的标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诊断标准。据国人习惯也可分为轻、中、重3级,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将来解决。如内镜下对发红与糜烂不加以区分(按黏膜破损概念,这一矛盾如何解决),而病理组织分级诊断标准中却将此分出由轻度(Ⅰ)到中度(Ⅱ),如何区分上皮再生的发红与炎性发红,在分级中又如何决定孤立的一个溃疡的分级,这些在分级中也比较笼统,如何提高敏感性也有待于解决。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
总之,不存在矛盾和不解决矛盾就不会前进,希望国内同道既能遵循这一分类,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精彩问答

  • 胃炎食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胃炎,食管炎其实都是消化道的症状,而且分别不是很严格的,一般胃炎主要是以胸口心窝的地方再次出现了疼痛烧心的表现出,而食管炎主要是有口苦反酸以及胸骨后有烧灼感的表现出。因此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一体的,如果目前有这些症状,建议积极到医院进一步实施仔细检查,可能会需要有做胃镜仔细检查。特别声明避免食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适当的去户外活动。

  •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食管炎应如何治疗?

    慢性胃炎食道炎容易引来上腹部疼痛,胃疼胃胀,恶心干呕食欲不振等症状,与胃酸排泄过多,胃扭动减缓反流,饮食不当等原因关于,建议您服食枸橼酸铋钾颗粒,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多潘立酮片救治调养,一般需要有救治2-4周,留意不要抽烟喝啤酒吃辣的防止暴饮暴食以免打击放柔胃压力干扰病情彻底恢复。

  • 慢性胃炎食管炎贲门炎伴糜烂怎么冶

    慢性胃炎、食管炎、贲门炎伴糜烂的治疗,首先需要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要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损伤胃粘膜,不要吃太甜的食物。避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一定要明确有没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尽早进行杀菌治疗。应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比如果胶铋配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比如雷贝拉唑胶囊和一些抗炎的药物,比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共同的治疗;同时要保证良好的情绪,注意不要经常熬夜,这样才能有利于康复。

  • 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能喝蜂蜜吗

    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是能够吃蜂蜜的,蜂蜜可以起到润肠的作用,对于便秘的患者能够起到很好的通便作用。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酸、过辣、过甜的食物。蜂蜜并不属于上述所讲的这几类,所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是能够吃蜂蜜的,慢性胃炎的患者需要积极的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 慢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有什么不同

    慢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的不同之处有好几点:主要在于病因不同,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的疾病;而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慢性胃炎主要表现出上腹部胀满、嗳气、疼痛;而反流性食管炎则更侧重于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还有,疾病发生的部位也不同,慢性胃炎发生在胃部,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在食管。当不容易分辨的时候,可以通过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并积极治疗。

  • 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表现

    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在临床上典型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反胃、烧心、反酸等等,一般以消化道症状起病,一般病史较长。有腹痛的,一般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性质可能是隐痛、胀痛或者烧灼样疼痛。一般跟饮食相关,部分患者进食后可好转,不伴有夜间痛、发烧、黄疸等等。那反流性食管炎一般表现为烧心和反酸,一般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一般进食后可明显,如进食、饱食之后易发作,夜间无明显发作,表现为心前区、食管区的疼痛,疼痛一般表现为烧灼样疼痛,一般阵发性,可自行缓解,偶有反胃,甚至呕吐的习惯,一般诊断这一块主要依靠胃镜检查。

  • 感觉有东西咽不下去一样是不是食管炎

    感觉咽部有东西咽不下去,有可能是饮食不当行了,食物刺激慢性咽炎引来的,也有可能是食道炎,食道癌胃病引来的,多喝水,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需要有去医院做个喉镜,仔细检查胃镜仔细检查,确认具体原因,对症救治。炎症互相配合清热解毒药物实施救治。食道癌可以手术。必须强调声明适当的多做一些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 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有哪些?

    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如下:1、食管是食物的交通运输通道,如果食管一旦发生病变了,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出现巴雷特食管征或食管癌的发生。2、如果早期有食管炎的症状,或者有了打嗝、反酸、烧心等症状,若不及时地去干预治疗,那么时间长了后,它会出现更严重的食管病变,以至发生食管癌,这个时候如果再治疗,它后期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的。

  • 反流性食管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反流性食管炎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下:1、生、冷、硬、辣的食物不能吃。2、浓茶、咖啡、巧克力、碳酸饮料、海鲜不能吃。3、油炸的食物及烧烤不能吃。4、患者还不能熬夜,然后尽量放松,要有一定运动。当食管受到外界刺激,过冷、过热的时候,食管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进而导致炎症,所以饮食上一定不能吃过冷过热食物。另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心情愉快会让气血运行通畅,肝气不上逆了,这样症状会逐渐减轻、减少,以至消失。

  • 反流性食管炎会引起剧烈的咳嗽吗

    反流性食管炎是会引起剧烈咳嗽的,因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是胃内的容物或者十二肠的容物倒流,经过食管反流到口腔或者咽部,这样对食管的长期刺激、损害造成了炎症,然后让黏膜破损。它长期刺激咽部,可以造成慢性咽炎、慢性的声带炎、慢性的气管炎,可以造成咳嗽,甚至是剧烈的咳嗽。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